徐南岱对于古代交通现状缺乏的认知,很快就被狠狠的补上了这一课�
随着旅程向北推进,天气仿佛一夜之间又回到了隆冬时节�
四喜与姜黎不得不再次翻箱倒柜,找出赛罕年前赠送的黑色貂皮大氅,日日披在身上作为“工作服”�
每当赛罕看到这一幕,总免不了露出一丝“看我多有先见之明”的得意神情�
此外,旅途的颠簸,几人长时间困在马车里面,就像是在平底锅中炒豆子,四处蹦跶�
两个小丫鬟也早已失去了最初的兴致,姜黎甚至开始有些晕车,时不时需要坐到外面透透气�
后面时间里,她们干脆脱了鞋子,裹在被子暖脚�
总之,与想象中风光无限的国事访问背道而驰�
反而是稍有不慎,被北戎视为高高在上的天女,极有可能翻车�
经过连续数日的奔波,队伍终于抵达了一处边陲小镇�
沈杙与赛罕商议后,决定在此处处找间客栈停下来歇脚,第二天再休整一日�
众人下了马车,一眼望去周围的房屋充满少数民族特色,到处是弧形尖顶�
与京城的沉闷着装不同,这里的男女老少,皆穿着五颜六色的衣衫,性格也极为活泼�
周遭的一切如此新鲜,惹得四喜和姜黎听闻掌柜的提及明日镇上设有市集,都心急想去逛逛�
姜黎心思细腻,转过头去打量徐南岱的脸色�
看出她兴致不高,心中有些犹豫。总不能将姑娘交给旁人照顾,毕竟她现在的状态不佳�
四喜眼看姜黎要反悔,赶紧开�:“姑娘,难得来一趟,我们明日去集市上逛逛可好?�
徐南岱刚刚有些走神,这会儿被四喜猛然叫住,稀里糊涂就点了头�
第二日沈杙忙着后面的安排,知道几人要出去几人,便派了永和和另外几名侍卫陪同�
集市上的确聚集了不少商贩和百姓,周围声音嘈杂,交流都得提高音量�
售卖的大多数商品与别处不无相同,但也有极具民族特色的小食�
像是血肠一类的食品,惊呆了四喜和姜黎。拉着徐南岱火速绕行,殊不知她早已经见怪不怪�
当她们走到一家米行时,原本发呆的徐南岱突然停下了脚步�
米橱里的米粒颗颗饱满,凑近一闻,还传出阵阵甘甜的米香�
姜黎本是农家出身,她的哥哥姜尘又在徐南岱那里种地,对大米的行情本能地关注�
她也学着徐南岱捧起一把大米,仔细端详�
“姑娘,这米真不错。”姜黎赞叹道�
徐南岱用拇指夹断一粒生米,仔细观察后发现它色泽饱满、极有韧性�
她又接连试了几粒,卖米的大爷见状心疼地从柜台里绕出来招呼�
“几位姑娘,是要买米吗?”大爷问道�
徐南岱瞥了姜黎一眼,比了个播种的动作�
姜黎会意,便开口询问:“大叔,您这儿的米真不错,我们想知道亩产是多少?�
那大爷扫了一眼徐南岱的着装打扮,一看便是大户人家的小姐。虽然以为只是闲聊,却也不敢怠慢�
连忙点头哈腰地回答:“不知道姑娘您说的‘亩产’,究竟是什么意思?�
姜黎这才意识到,自己是跟着徐南岱才学会这样讲�
然而这个穷乡僻壤的老大爷哪里知道这样的叫法�
于是她又换了一种问法:“您家一亩地能种出多少粮食?�
大爷这下听懂了,爽朗一笑:“你这样说我就明白了,大概两担左右吧。�
徐南岱闻言皱眉,果然这里的亩产量很低。她推行的增产办法,在这样的地方也并未得到落实�
徐南岱摇着头继续往前走,姜黎见状知道她心情不好,便悄悄付了钱买了几斤米,毕竟偶尔安营扎寨时也能用上�
刚走了几步,徐南岱突然停下脚步,隐约感觉到有些异样�
她迅速转身环顾四周,周围尽是身着民族服饰的来往百姓,混在人群中难以分辨异常�
这时见姜黎也跟了上来,徐南岱并未声张�
他们一行人继续前行,来到一个摊位前,低头一看,是卖新出炉热气腾腾米糕�
四喜兴奋地开口道:“姑娘,咱们也买一点尝尝吧!�
于是,徐南岱干脆把所有口味,都一样买了一点。分给了随行众人,又给沈杙预备了一份�
逛了半晌回去,姜黎跟客栈要了桶热水,徐南岱终于如愿,痛痛快快洗了澡�
四喜和姜黎,也借机替换着冲洗了一番�
当沈杙推门进来时,空气中弥漫着花露的香气。两个女孩头上包着包巾,正在给徐南岱绞干披散的头发�
沈杙见状,开口道:“你们出去吧。�
“是。”四喜和姜黎识趣的退了出去�
看到桌子上的米糕时,永和赶忙补充道:“二爷,姑娘特地给您买的,您要尝尝吗?�
沈杙向来不喜欢吃零食,他看了一眼徐南岱懵懂的模样,笑了笑回答:“好啊。�
拿起一块叼在嘴里,一面拿着巾子给徐南岱绞干头发�
次日一早,众人迅速集结,收拾行李再次上路�
马车很快来驶上盘山道,两侧密密麻麻种满了笔直的白桦树�
栽种面积广阔,一眼望不到头,显然这是一片用来赚钱的“经济林”�
山路崎岖,九曲十八弯,众人体会了一下马车漂移带来的离心力�
马队中马儿的习性也各不相同,有的适合打头阵,反应迅速,能够及时避免灾难;有的则极为懒惰,需要前后夹击才能保持速度�
再加上路途较长,每到一处马队都在陆续换马、调整队彀�
徐南岱所在的马车,沈杙安排了一位经验丰富的车夫,又精心挑选的一匹极为稳重的马匹,很大程度上让她少遭了不少罪�
很快,沈杙下令马车间距不要过长,避免万一遇到刺客,他们会将打散队伍,进行突围�
徐南岱坐在车内捧着一本书阅读,沈杙的马车则紧随其后,确保安全�
不知为何,今日徐南岱心绪不宁,迟迟无法专心读书�
徐南岱几人,为了方便上下马车,她们的鞋子一早被脱在车门口,马车内铺着厚厚的毡垫,光脚踩在上面,以避免弄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