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7b1小说网 > 修真小说 > 山神的六零快乐生活 > 山神的六零快乐生活 第30节
    下午在高铁上,应该还能码出一更来~

    38

    第38章 vip-22

    ◎林长春大善人◎

    所有知青们都在屋子里猫冬,哪怕大家都冻得哆哆嗦嗦,可也没人会想到,居然真有人能冻晕过去。

    李揽月那惊慌干哑的声音直接把其它知青们从冻得失神的状态中给喊了回来,然后就是李揽月凄厉的哭声。

    “庆!红!姐!你可不能死!!!!啊!!!!!”

    所有知青的头盖骨都快被李揽月这一嗓子给喊得飞出去了。

    其它知青们纷纷下炕跑到这边来,见李揽月披着被子缩在远离苗庆红的那个炕角上,哭得上气不接下气。

    胆大的男知青过来探了一下苗庆红的鼻息,他那冻得冰凉的手指稍微感觉到一丝丝的热气儿,当下就出声喝道:“李知青,你先别哭了!苗知青还没死呢!只是冻僵了!你们屋子怎么这么冷?赶紧烧点儿热水,给苗知青暖暖身子,应该还能救过来。”

    李揽月懵了一下,“庆红姐没死?”

    她高兴地冒了一个鼻涕泡,胡乱地擦了擦脸上的泪,生怕擦晚了就在脸上冻出冰碴子来,“我这就烧水。”

    “不用烧了,我们屋有烧开的,男知青们都先出去吧,我们给庆红姐擦一擦,暖一暖身子。”

    隔壁女知青屋的宿舍长站了出来,指挥着几个吓得六神无主的女知青开始动了起来。

    五个女知青忙活了半天,又是塞热水瓶又是拿热毛巾给苗庆红捂,总算看到苗庆红的眼珠子动了动。

    “庆红姐!!!”李揽月又哇地一下哭了出来。

    苗庆红冻得脸色发青,她感觉自己已经在鬼门关前走了一趟,这会儿脑子似乎都转不动了,只能略微点了点头,都感觉脖子是脆的,稍微动一下就针扎般疼。

    “揽月,先别哭了,把这些热姜汤给庆红姐喂下去,我里面切了点姜丝,喝下去之后,庆红姐身上应该就彻底暖了。”

    李揽月立马接过碗来,一小勺一小勺地舀着姜汤给苗庆红嘴里喂。

    过了半个多小时,苗庆红终于能说话了,她下巴哆哆嗦嗦地挤出了一一句谢谢。

    见苗庆红已经能自己动弹了,李揽月就又盛了一碗热姜汤,放到苗庆红手上,说,“庆红姐,你自己端着汤喝,这样还能暖暖你的手。”

    苗庆红点点头,一双发僵的手紧紧攥着盛了半碗姜汤的碗,感觉姜汤的暖乎劲儿正透过碗往她手心里钻,像是抓到了生机一样,绝处逢生的喜悦催得她的眼泪开始往外涌。

    几个女知青坐在炕头,开始合计起来。

    “咱不能就这么撑着,冬天还长着呢,今天是庆红姐撑不住冬天的冷意了,谁知道下一个晚上是谁撑不住?我们不能把小命交代在这儿。”

    “就是,我们不能冻死在这儿!”

    隔壁女知青屋的宿舍长同自己的舍友说,“去把男知青也喊进来吧,我们合计合计,看看眼下这问题该怎么解决。”

    那六个男知青也被苗庆红差点被冻死这事儿吓了一大跳,刚刚就在商量该怎么办的事儿。

    山林里的树木都被厚厚的雪给盖上了,就算是想要捡柴火,那也没地儿捡了。

    大家伙商量了一会儿,最终拿出个章程来——都是大男人,就不分开睡了,以后挤在一个屋睡吧,人多了能暖和一点,还能省下一个屋的柴火。两个屋都得烧柴火太费了,一个屋烧应该能稍微暖和些。

    等到了女知青这屋,男知青把自个儿的打算一说,女知青们立马就学着来了。

    只是还有人有疑惑,“咱现在的柴火不够烧,就算省下一半来,那也不够过冬啊……我们还得想办法找柴火。不然就算我们四个屋都合住在一起,那些柴火也肯定不够烧的。”

    十二个知青都整整齐齐地陷入了沉默,苗庆红端着姜汤的手都抖了一下。

    十二个知青住在一个屋,这是能想的事儿?这十二个人都不要脸了?万一这事儿被传出去,谁也别想留个好名声了。

    比名声更重要的,是命,是保住小命不被冻死的柴火。

    李揽月想到了当初架着板车送她们上山的李爱华,也想到了当初帮她们知青许多的热心老乡宋老太,她说,“我们下山去找村长吧,我们是到林场村来插队的,遇到问题肯定得找村长来帮忙解决。”

    “当初说粮食不够分给我们的,我们已经自己想办法解决了,柴火又不是什么贵东西,村里的人家肯定会多攒一些富余的吧,问问能不能借我们一些?”

    “我们今年是刚来林场村,没有烧柴火的经验,等这个冬天一过肯定就知道得准备多少柴火了。我们明年山上的雪一化就去捡柴火,从春天捡到冬天下雪,我就不信了,我们还能再把自己给冻着?我们捡回来的柴火会还今年找村里人借的柴火的。”

    李揽月说得头头是道,其它知青们也频频点头,可有个女知青就问了,“谁去找村长说?我觉得村长不太想搭理我们,大家就不用全去了吧,派个代表去就行。”

    屋子里烧了火都不暖和,更别说外面那滴水成冰的冷天气了。知青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都不愿意出门去当这个代表。

    刚刚提议选个代表出来的女知青又说,“揽月姐,找村长借柴火这主意是你出的,要不你去?”

    李揽月脸一黑,“凭啥我去?借回来的柴火又不是我一个人烧。要去大家一起去,借到的柴火还能一人一捆地背回来。”

    那个女知青又看向男知青们,虽然没有说什么,可眼神里的意思不言而喻,那些男知青个个眼观鼻、鼻观口、口观心,就是不应声。

    最后还是感觉身上有了点热乎气儿的苗庆红发的话,她先是揉了揉手心,然后又搓了搓脚板底,感觉全身都热乎了,这才说,“我们全都去吧,尽量多借一点回来,要是借不到柴火,大家这个冬天都得冻死在这儿。”

    一群知青们结伴出了知青点,深一脚浅一脚地踩在雪里,没多久,脚上的鞋子就湿了个透。

    这段并不算长的山路走下来,所有知青们都冻得全身发僵,膝盖都似乎不会弯了,一路无比漫长,终于赶到了林场村的村口。

    李揽月看到了热情好客的‘宋婶子’的家门,眼睛一亮,招呼说,“宋婶子人特别好,我们要不先去找宋婶子问问?要是宋婶子能帮我们解决这柴火问题的话,我们就不去找村长了。正好还能去宋婶子家里烤烤火,也问问宋婶子,当地的老乡们都是怎么取暖过冬的。”

    她的这个建议得到了其它知青的一致认可,就连总喜欢和她唱反调的那几个知青这次都没有吭声。

    宋老太正招呼着三个儿媳在堂屋里包饺子呢,肉是去镇上的副食品店里买回来的,猪皮已经剥下来放到锅里熬皮冻去了,放在院子里冻了一个小时的肉已经很方便下刀了,根本不会沾菜刀上,菜刀笃笃笃地切下去,很快就能剁成肉糜。

    宋振南、宋振北和宋振光、宋振明兄弟几个都在屋子里打转,时不时看一眼大人们包饺子的进度,恨不得把那包了一半的饺子就丢进锅里煮上。

    知青们撩起帘子进屋时,看到的就是这样的景象,再加上宋老太这屋子里的炕火烧的足,屋子里热得都没法儿穿棉袄,知青们一进屋就感觉到了扑面而来的热气,好像一道帘子就隔开了冬天和夏天。

    “宋婶儿……”

    李揽月也不知道自己怎么了,只是才开口,还没说要借柴火的事情呢,声音就带上了哭腔。

    宋老太心里咯噔一下,坏事儿了,这些知青们该不会是厚着脸皮来蹭饭了吧!

    自家都好久没吃过一回饺子了,要不是孩子们都馋一口,整天整天地惦记着,她哪舍得又是白面又是猪肉地给吃饺子?

    让这些知青们坐下吃饺子是万万不可能的!这些饺子和全家人的命一样重要!

    可宋老太也不想崩了自己在这些知青们心里的和善形象,她赶紧放下手里的饺子皮,关切地问,“李知青,你这是咋了?是遇到什么难事儿了吗?同婶子说说,婶子看看能不能帮上你们。”

    李揽月这几天已经被冻得快麻木了,乍一下听到宋老太的关心,她就像是遇到了亲人一样,满肚子的委屈一下子就找到了宣泄点,蹲在地上就抱着脸嗷嗷嗷地哭了起来。

    宋老太越发懵逼了,她看向面如白纸气若游丝好像随时都会撒手咽气的苗庆红,问,“苗知青,你这是咋了?上回见你的时候,你还好好的,说话嗓门也中气十足的,现在怎么?你是病了?”

    苗庆红的情绪比李揽月要稳定不少,她虽然也委屈和羡慕宋老太家这日子,可她的情绪更多的还是想家。

    这会儿宋老太问她了,苗庆红吸了吸鼻子,牵强地挤出一个笑来,说起了正事儿,“宋婶子,我们是想找您打听打听,我们知青们要是想找村里借柴火的话,是该找谁啊?您心肠好,给我们指点指点,能不能借到?要是村里不给借的话,我们就不去碰一鼻子灰了。”

    宋老太明白了,这些知青们是因为没柴火烧火给冻着了。

    只要不是闻着她包饺子的味儿来蹭饺子吃,宋老太就觉得自己这林场村大善人的形象还能维持的下去,她脸上的笑真诚了三分,说,“你们是缺柴火了?婶子家里的柴火虽然也不多,可挤一挤总能挤出一点来,你们待会儿背一捆走?”

    知青们心里顿时就熨帖了不少,看宋老太的眼神就像是看到了干爹干娘再生父母。

    可知青们心底的愁云依旧散不掉,一捆柴火还是远远不够啊……

    宋老太给知青们递了个眼色,把知青们唤到跟前来,低声说,“你们去找村长李坷垃,就说你们要借柴火,李坷垃应该有办法。要是村长说没办法,婶子就在给你们支个招,你们找李坷垃借林场里的木料的边角料去,往年大家家里的柴火不够烧就都是去借木料边角料的,借几麻袋,回头来年还几麻袋就行。先把这个冬天给熬过去……你们人多,快点去,来回搬个几趟,天黑前应该能搞完。”

    知青们冲宋老太道了谢,赶紧就脚步匆匆地走了。

    宋老太终于松了口气,她生怕有知青心里没数认不清楚自己的地位,非要厚着脸皮来蹭饺子吃,她这么爱面子的人,也不好意思把人撵走,那多窝心?

    39

    第39章 vip-23

    ◎李知青,你正常点◎

    知青们去找李坷垃的时候,李坷垃家里刚杀了一只兔子,炖得正香呢!

    知青们进屋的那一刻,李坷垃端着小酒杯的手都开始抖了,“你,你们来干啥?”

    难道是闻到炖兔子肉的味儿了?给馋过来了?

    不应该啊!

    就算自家的兔子炖得再香,那味儿也不可能传到山上去。

    李坷垃皱了皱眉,猜测这些知青们肯定是有什么事儿需要找他来办,但他没打算开口。

    既然是知青们有事,那就得这些知青们摆出一个求人办事的态度来。

    苗庆红刚刚在鬼门关前走了一趟,身子还虚着呢,两条腿软得和面条似的,这会儿她站着都感觉晕,随时都可能摔地上,只能把身上的力道全都压在李揽月身上撑着。

    李揽月个子没苗庆红高大,身上虽然看着比苗庆红多一点肉,不像苗庆红那样干瘦得像柴火棍,可她力气不大啊!

    从小到大都没做过什么力气活儿的李揽月乍一下被苗庆红压在了身上,感觉像是山塌下来压在了自个儿柔嫩的双肩上,尤其是苗庆红的骨架很大,身上也没肉垫着,压在李揽月身上硌得李揽月肩膀生疼。

    李揽月的泪都要飙出来了。

    苗庆红还等着有人开口说明来意,早点把这些事情掰扯完就回知青点去歇着呢,哪能想到那些男知青们也和鹌鹑一样,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就是没人愿意出来当出头鸟。

    苗庆红气得深吸一口气,她说,“李叔,是这样的,我们今年刚来咱们村,生存经验不足,不知道该备多少柴火过冬,而且时间也仓促得很,捡的柴火不够用了,想找村里来借点,我们明年捡了柴火还村里。”

    李坷垃面带犹豫,“借柴火?可是村里也没柴火能借给你们啊。家家户户烧的都是自家一年攒下来的,可能等到明年开春之后,各家各户的柴火都会不够用,哪里有富余地借给你们?”

    他不打算同这些知青们说林场里有剩余木料边角料的事儿。

    虽然那些剩余的木料边角料不是什么贵重玩意儿,可好歹也是公家的东西,往年借给自己村里的人,那是因为都知根知底,知道村里人不会赖掉这笔账,可谁知道这些知青们说话算不算话?

    要是现在知青们把林场里剩下的木料边角料给借走了,明年却不打算还,最后不得他来想办法填这窟窿?

    李坷垃不想因为这些没见过几面的知青们就担上这么大的风险。

    更别提他家里的兔子肉已经炖好了,小酒也已经热好了,明明可以在暖烘烘的屋子里喝着小酒,吃着喷香的兔子肉,吃完之后还能躺在热乎乎的炕上眯一会儿,为什么要迎着凛冽的冷风去林场那边走一遭?

    李坷垃拒绝得干脆,可他哪能想到‘林场村大善人’为了保住自己在知青们心中的美好形象,已经把林场里有木料边角料的事情给抖出去了。

    那位黑瘦黑瘦的来自闽南的男知青张浩操着一口蹩脚的普通话说,“村长,嗲咩啊!不是说林场里每年都有富余的木料边角料吗?先把那些木料边角料借给我们烧烧,明年开春我们捡了柴火会还的。”

    李坷垃:“……*”

    他放下手里的酒杯,沉默了三秒钟,问,“谁和你们说林场里有木料边角料的?”

    张浩一指西边老宋家的方向,说,“是宋婶儿和我们说的。”

    林场村里姓宋的人家可不少,更别提村子里的人虽然常喊宋老太这个名字,可大家都知道宋老太的姓氏是孟,本名叫孟红缨。